超级中学占据名校主要生源
日前,北大、清华招生部门相继公布了学校近年来生源统计趋势。北大北京招生组组长许崇任说,通过几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北京生源进入北大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海淀、西城和东城的中学,无论是生源数量和所占百分比均快速上升,而整个郊区县的生源比例则在快速下降。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说,清华在京生源集中在海淀、西城的趋势仍在继续,比例也在稳步上升。业内人士表示,在清华、北大生源集中的现象背后是教育强区超级中学大量吸收远郊区县好生源,加剧了北京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
现象:
超级中学日益膨胀
据公开资料统计,2011年向清华、北大输送学生最多的前10所中学,海淀区占了6所,西城区占了4所。这10所学校考入清华、北大的考生为582人,已占清华、北大当年在京招生人数的72.7%。
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说,清华生源向少数超级中学集中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社会现象。由于超级中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事实上在超级中学和其他中学之间产生了一种“马太效应”,即超级中学吸引力越来越大,其他中学留住生源的能力越来越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郊区县中学校长表示,城区超级中学对郊区县好生源的吸收近乎掠夺。门头沟区学生中考成绩前400名基本都选择跨区就读,石景山区中考成绩前300名选择留在区内的也很少。不仅是生源,郊区县学校经过多年培养产生的好老师,往往在市里刚获奖很快就能收到超级中学的邀请。面对超级中学提供的优越待遇,郊区县中学也很难留住人。
分析:
现行政策促“超中”诞生
石景山区教委副主任、北京9中教育集团校长郝显军说,北京的超级中学形成既有学校自身积淀的原因,也有政策环境的因素。10年前,北京推动完全中学初、高中分离,但实际执行的时候,大学附中并没有拆分。事实证明,完全中学由于生源质量有保证,高考成绩逐年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由于西城、海淀的部分中学在全市招生的比例很大,客观上形成了全市好生源聚集在几所学校的情况。
专家认为,北京现行中招政策也有利于超级中学形成。首师大附中原校长石彦伦说,高中没有招生自主权,事实上处于只能按中考成绩被动招生的地位。由于北京中招实行平行志愿“分分清”的原则,排位靠前的学校招完了,后面的学校才能招生,即按中考成绩算,排位在后的中学所招成绩第一名的学生中考分低于排位前一位中学所招最后一名的学生,客观上划定了北京中学之间的“座次”。家长和学生也由此形成了对某些中学的认知惯性。
建议:
缩小名校跨区招生比例
据了解,作为区县促进基础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部分城区和远郊区县纷纷将原先初高中分离的学校恢复为完全中学。据郝显军介绍,北京9中已恢复了初中招生,留住了一些对9中教育理念认可的学生。郝显军还建议市教委进一步缩小示范中学跨区招生的比例,扭转超级中学不断膨胀的趋势。
另外,还有些区县规定,本区中考生填报中招志愿,第一志愿必须为本区示范高中,用行政手段留住了本区好生源。
清华北大等高校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调整招生政策。清华今年加大了对落后地区和贫寒子弟的计划投放,意图之一就是缓解超级中学现象。据介绍,今年清华向西部12个省和高考压力比较重的6个省都增加了至少10个计划,并且通过“新百年计划”向21个省的连片特困地区定向投放了30个招生计划。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说,从高考公平的角度,高校无法拒绝超级中学毕业生,但清华会重点关注教育机会公平,让更多的孩子公平地拥有接受优质教育的希望。
■名词解释
超级中学:指在当地规模巨大,以高升学率、高“北清率”为号召的中学,一般垄断了当地升入北大、清华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