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规人才如何培养
日前,中南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校长张尧学在会上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国际数学难题的本校22岁的本科生刘路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奖励100万元,同时录取为硕博连读研究生,使其进入数学家侯振挺研究所,并推荐作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
中国每年有大约600万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能够如刘路这样在大学本科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可谓凤毛麟角,重奖刘路实际起着一个很强的示范效应:只要是骏马,总会有伯乐慧眼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对于有可能成为刘路的青年学生来说,我们应当做些什么?或者说如何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刘路式的超常规人才?
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之路,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规律性都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但问题是刘路这样的人才并非一般的人才,他的成长和发展可能会超出我们人才培养规律的视野,这就需要我们反思的是:究竟应当如何培养和使用超常规人才?这可能是一个大课题,但笔者以为有一个基本界限必须分清:不能将对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简单复制到超常规人才的培养上。在对刘路的一系列奖励举措中,笔者最看重的是让其进入著名数学家侯振挺研究所,为他量身打造未来科研之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各部门和地区都在出台人才培养和使用相关政策,其基本思路就是以一种标准化的模式去发现和奖励人才,只要人才达到一定的量化指标,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并且对于人才培养的内容和路径也是有一定的程序和标准的。应当说,这种建立在工业化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人才选拔标准,从一定意义上,对于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可能忽略常规人才与非常规人才的不同点,对于后者,更多的是个案式、唯一性的培养方式。西南联大尽管条件艰苦,但却培养出如杨振宁这般大师级的人物,个中原因,是西南联合兼容北大、清华、南开的办学理念,给学生以“肆意生长“的空间。我们也很难想象,如果用一种已经成形的人才培养模式去约束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他们还能够如此出类拔萃吗?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每人都有不同的人生之路和治学方式,也很难概括出对其培养设计的规律性经验,但有一条却是非常清楚的,就是7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在导师指点或与导师合作研究中完成的,这条独特的成功之路,每一条都是不同质的,都是不可复制的,否则,他就不会成为超常规的惊世之才。
既然是超常规人才,他就不可能是没有任何不足的“完人”,乔布斯的孤僻、叛逆的性格可能阻碍了他与他人的沟通,但又可能使之成为卓越人才的爆发力所在。由此而见,对超常规人才我们应当宽容其不足,并且要善于将不足的方面转化为优点展现的内涵之中,知人善用,用其所优,避其所短,这是打造更多超常规人才的基本原则,正所谓:“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
当然,讲常规人才与超常规人才的不同,并不意味着两者完全对立。事实上,超常规人才并非空中飞人、不食人间烟火,他成长成才的每一步,都是建立在执著努力基础上的。鲁迅先生所以取得惊人的成就,就是把别人用在喝咖啡的时间用于工作,他的勤奋拼命是出名的,他痛恨说三道四、虚度光阴的行径,说“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才害命”。著名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选院士就曾说过,选择了科学研究这项事业,就注定你必须放弃正常人的生活方式。要指出的是,超常规人才的超越性体现在一种人文气场的导引。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热情和责任,有一种自信和自觉,他们不为一定的标准所束缚,或许,在他们选择行动时,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内心深处追求卓越,必然使他们在科学研究的征程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超长规人才的成长之路有许多条,但每一条都可能是不同质的、不可复制的,我们所要作的应是多一些探索和试验。